(频道)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5年上半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侧影
发布时间: 2015-07-17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267

教师学术沙龙一直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学术名片,尤其是2013年以来,在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的关心、支持下,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学术沙龙活动不仅坚持自己的学术特色,即学院内部老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而且注重与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交流和探讨。

2015525,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刁晏斌教授应邀到我院作了一场题为“对外汉语教学及研究的新视角”的学术报告。刁晏斌教授在现代汉语和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首创“现代汉语史”的概念,为汉语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这次报告中,他首先从现代汉语史的视角全面阐述了汉语的发展演变规律,并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现代汉语发展各个阶段的特性,同时他又从当代汉语视角、全球华语视角、非族语视角,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例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和生动有趣的讲解。刁晏斌教授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报告给人启发很大,这些新视角研究实际有趣,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讨论和积极提问。

2015616号上午,承复旦学报之邀,日本樱美林大学教授、孔子学院院长杨光俊教授前往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作了一场题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讲解中的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杨教授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具体生动地讲解了汉语教学中的十几个语法问题,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兴趣和讨论,其精辟的论点,其细微独到的分析让到场师生受益匪浅。最后杨教授还从结束语“谢谢”中又进行了语法阐发,进一步激励大家要关注我们日常汉语教学中可能碰到的实际问题。

2015616号下午,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光华楼东主楼1001会议室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沙龙报告会,来自我院的高顺全教授、张豫峰教授、彭增安教授和耿直老师分别从汉语语法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两个方面对时间副词“在”的来源、汉语句式的主观性特点、国际汉语教材中的独生子女形象、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四个议题题作了精彩的发言。会议室里老师们兴致很高,大家纷纷对四位老师所提出的议题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学术沙龙是一个提供学术观点互相碰撞的地方,在学术讨论中激起的闪亮的火花使得大家思维开拓,视野广阔。下半年国交院教师学术沙龙将配合2015121820日第二届汉语句式国际研讨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关闭窗口】
1
底部信息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