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研究生院陈焱一行走访调研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发布时间: 2021-12-23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430

20211216日上午,研究生院走访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座谈会在光华楼东主楼1001室顺利召开。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副院长楚永全、先梦涵、胡安宁,院长助理姚玉河及部分职能办公室主任,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书记王颖、院长罗剑波、副院长张豫峰、副书记郑阳、袁莉莉及教师代表许国萍、杨蓉蓉出席了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王颖主持座谈会。

罗剑波院长首先致辞,他代表学院对研究生院此次走访表示欢迎,并指出,国交院目前的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特色,也存在不足,学院将延续研究生培养的优良传统,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开拓创新,持续推动学院的整体建设与发展。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介绍了本次走访的目的和意义。2021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各高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奋进建设“第一个复旦”。此次院系走访活动旨在推动院系落实研究生教育博英行动计划,了解院系在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研究生院各部门将努力提供支持与帮助,与院系共同做好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


随后,学院副院长张豫峰从培养目标、培养情况和现阶段的不足与困难等三个方面汇报了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总体情况。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于1987年成立,于2007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并于2009年开始招收留学生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人文传承。学院在课程教学、实习实践、文化体验和职业规划等各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学生也在各个方面表现优异。目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不足和困难主要体现在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课程设置以及疫情对研究生教学实习的影响,特别是缺少博士点不利于学科及研究生教育的长远发展。

研究生院三位分管院长对国交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予以肯定,并就学院提出的困难与问题做出了回应。楚永全副院长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整体情况,并对国交院在学硕和专硕方面的招生和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先梦涵副院长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学院需要进一步重视学术研究和师资建设。胡安宁副院长介绍了研究生教材建设和课程思政情况,肯定了学院开设的《中国概况》课为全校研究生留学生的中国观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姚玉河老师对院系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白皮书进行了阐释,强调了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监督评估的重要性。研院各职能部门主任则就研究生学费、论文情况、创新创业、学术交流等各方面工作介绍了相关情况。

学院教师代表许国萍、杨蓉蓉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了各自的想法,指出,疫情对学院的留学生招生以及师生沟通等都造成了较大冲击,这也是接下来学院在培养方案革新方面需要思考的问题。学院副书记郑阳和袁莉莉认为,学院建设应当向“第一个复旦”对标看齐,既提升自身办学实力,又服务于学校建设与发展,在研究生和留学生培养方面达到院校两个层级的联动,共同推动学科建设与进步。

最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针对本次座谈会作了总结发言。他肯定了国交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做出的成就,针对学院的困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介绍了目前研究生院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指导方针与创新举措,为学院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借鉴模式。他认为,学校和学院应当从优质生源、师资力量、良好环境三个方面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真正学有所得,推动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学校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步伐。

本次座谈会意义重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将虚心听取研究生院各位领导的建议,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总结既往经验,充分贯彻“全面培养、寓用于学”的教育模式,积极发挥国交院办学特色与优势,严格把握教学质量关,继续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服务于国家发展与建设,为国际中文教育贡献复旦力量。



【关闭窗口】
1
底部信息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