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我们都非常喜欢中国、中国人和中文!”
发布时间: 2005-06-07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148

 

——春季汉语短训班掠影

 

学员代表发言

院领导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和纪念品
 
    3月19日,东苑宾馆春意盎然,学院的领导、老师和留学生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春季汉语短训班结业典礼。
    自2月19日以来,经过一个月的培训,不管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还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学员们的汉语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普遍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
    林毅郎是日本的一位老先生,今年70岁,退休前担任中学校长。他对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汉语已有10年历史。这次参加春季短训班学习,他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课堂上回答问题踊跃如小学生,并且坚持每天用中文写日记。他在结业典礼上风趣地说:“我们都非常喜欢中国、中国人和中文,我们就像老鼠爱大米那样喜欢学习汉语。我相信‘百年复旦大学’的明天更美好!”
    年近60岁的藤田美代子是日本一位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她在结业典礼上说:“我用这一个月中有空的时间,去了很多次上海图书馆和一些书店,买了很多书和论文,都是关于中国古代的一些资料。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互相理解,铭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成为日中友好的桥梁。”
    河村早希子是一名刚过了20岁生日的女青年。前几个周末,她参加了学院组织的苏州和杭州旅游,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有中国特色的佛像寺庙,感受到中国深厚、悠久的文化历史。当看到一幢幢屹立的现代化高楼时,她又仿佛觉得穿过了时光隧道一般。她很惊讶地发现,许多日本歌曲、漫画、电视剧和游戏都在中国流行。她觉得这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可以加深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她在结业典礼上说:“我希望更多中国文化能在日本传播,因为在国内通过报纸、新闻所了解到的信息不一定正确,有些会让人产生误解。如果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就可以增进两国的友谊,让我们更加和睦的相处。回国后,我一定会告诉家里人、朋友们,我在上海度过的这段美好的生活。而且,我要更加勤奋地学习汉语。有机会,我想再来上海。”
    在不久前举行的汉语晚会上,绝大多数同学还登台演讲或表演文艺节目,会场上始终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日本夏普公司退休职员藏本庆三先生(66岁)老当益壮,连续朗诵了《春望》、《登黄鹤楼》等五首唐诗,赢得了阵阵掌声。
    这期短训班的内容丰富多样,不仅讲授汉语知识,安排中国文化讲座,还组织了旅游和参观等活动,大家普遍感到很有收获。不少学员明确表示,以后还要到我院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撰文:宛新政、袁雪琴 摄影:顾爱民)
 
 
 
 


上汉语课

听专题讲座
 
 
 


学唱中国歌

学打太极拳
 
 
 


观看杂技表演

参加汉语晚会
 
 
 


参观与游览名胜古迹

 

 

 
汉语晚会发言选登

林毅郎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我在复旦大学读书的一个月就要过去了。现在的我,好像浦江游览那天晚上一样依依不舍。这次留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首先是学习方面。以前我用过的教材内容都是围绕北京的。比如故宫、颐和园、北京烤鸭等。这次我们用的教材是复旦大学自己编写的。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上海的知识,比如上海人的衣着、饮食和休闲等等。
     在课堂上,宛老师嗓音洪亮、板书好看,教学有时严肃,有时幽默;蒋老师声音好听,教学有时严格,有时宽容。在两位老师的热情帮助下,我不仅在汉语听和说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而且还通过课文学到了广泛的文化知识。托老师们的福,我学习很顺利,真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我的感激。
     其次是课外活动方面。黄老师和其他老师为我们安排了许多既有趣又有益的活动。我们有时欣赏公园的风景,有时观赏市内的美丽夜景。浦江游览、参观名胜古迹和外地旅游,都特别难忘。通过这些活动,我更加理解许多在课堂里学习的内容,比如“若要俏,穿得少”、“小巧玲珑”、“水泥的丛林”等等。中国有句俗话说“喝水不忘掘井人”,如果没有这些活动的话,我的了解就会仅仅限于纸上谈兵。借这个宝贵机会,我向黄老师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是友谊方面。我虽然已经眼睛花了,头发白了,但是我很喜欢学习汉语,我每天学到不少新知识,让我乐在其中。我好像年轻人一样精神饱满,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我结识了许多朋友。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中国老师也好,日本朋友也好,让我们日益加深我们之间的友谊,让我们大家为日中友好共同努力吧。

     (林毅郎,70岁,退休前担任中学校长,春季汉语短训班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自学汉语已有十年历史。汉语阅读能力强,求知欲望非常强烈,课堂上回答问题踊跃如小学生,并且坚持每天用中文写日记,他说“来复旦学习机会难得,我要惜时如金”。上面是作者在“汉语晚会”上的发言稿。)

 

 

若松道德
 
     到了上海以后,我学到了在日本学不到的许多东西,尤其是在上海遇到的中国朋友最值得回忆。我想告诉你们关于我朋友的一些事情。
     我的中国朋友陪我去的许多地方在日本是看不到的。比如说,我的一个朋友住在南京路的后街。使我感到吃惊的是,这儿一边是云集的现代化大楼,另一边却是古老的里弄,密密麻麻的小房子聚集在一起。到他家的时候,他的妈妈正在睡觉,这时一位邻居突然端着馄饨面走进来,就在房间跟我朋友聊起天来,这令我感到非常吃惊,因为在日本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文化差异是我喜爱的。
     我跟他们在一起讨论了很多。我们讨论了从日常生活到日中友好不可能避开的许多问题。那时,我感觉到中国人的思想是非常灵活的。我觉得这样的态度可能使我们更加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在日本,我学的专业是日中外交,我原来对中国的印象不一定是良好的。但是,跟他们交流以后,就知道中国人是友好的人们,跟我们完全一样。还有三个星期就要回日本了,我想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了解中国。
     (若松道德,日本庆应大学学生,春季汉语短训班学生。每天课后奔走于上海的里弄,想弄明白上海人的风俗习惯,在同中国朋友的友好交往中,对中国国情和中日关系有了自己的理解,并且立志为日中友好做出贡献。上面是作者在“汉语晚会”上的发言稿。)
 
 
 
 


【关闭窗口】
1
底部信息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