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汉堡孔子学院2010年11月“中德对话”
发布时间: 2010-12-01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206

 

   汉堡大学孔子学院11月的“中德对话”活动于本月第一个周五晚19点在汉堡豫园报告厅举行。企业如何在陌生的、不同文化的市场赢得良好的声誉?中国人对在华的德国企业看法如何?反之,德国人对在德的中国企业看法又是如何呢?两国对于企业声誉的看法有何异同?本次会话的德方嘉宾是温可馨(Diana Kisro-Warnecke) 博士,她曾任职于德国汉诺威Fokus公司驻中国的 “声誉顾问”,多年的实践影响着她对本话题的看法。本次对话的中方嘉宾是来自德国全球与地区问题研究中心(GIGA)亚洲研究所中国与德国企业专家顾问周云(Yun Schüler-Zhou)女士,她研究的方向正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策略,周女士曾帮助过很多企业在中国和德国扩大市场,赢得声誉。本次会话由汉堡大学孔子学院与汉堡大学中国经济与文化专业共同举办,该专业的负责人克莱门特教授(Prof.Dr. Michel Clement)也作为会话特别嘉宾来到了现场。
    在汉堡孔院院长康易清博士对对话话题及来宾做了简要陈述之后,首先由德方嘉宾温可馨博士向大家介绍了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声誉,这个话题也正是她的博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总的来说,中德双方都把企业声誉看作企业对内、对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国特定的市场环境,中国对比德国,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所以通过口头传播的“一传十,十传百”效应,对企业声誉也就起到的关键的作用。所以,在中国企业声誉显得更加重要,企业声誉的好坏与否对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也就起到了更加直接的作用。与西方国家不同,法律系统对于中国企业声誉所起的作用,其重要性还未及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比如国家与家族历史、传统与国家荣誉感对于中国企业声誉所起的作用。中德双方普遍对在中国的德国企业比较认可,在华德企有着较高的企业声誉、企业形象设计也能很好的适应中国市场,最为重要的是“Made In Germany”让在华德企很容易就成为值得信赖的商业伙伴。随后温可馨博士也给了在华德企或者打算进军中国市场的德企三个建议。首先,必须对中国市场、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需要进一步的了解,这也是德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常常容易忽略的,了解之后进一步的理解中国市场与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样一来,企业的跨文化培训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质量培训、技术培训。其二,力争与中方的合作伙伴达到相互透明的合作,由于双方的文化差异,合作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能很容易的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意图,这就需要双方透明、真诚的合作态度。其三,争取在中国得到与中国企业相等的投资经营环境。温可馨博士还呼吁德国企业应该把中国及中国企业真正的看作为一个合作伙伴,与其开展对话,增进合作。温可馨博士精彩的报告之后,周云女士以“国际化-中国企业提升声誉的机会”为题开始了她的报告。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总是扣上了“廉价货”的帽子,想要改变并提高企业声誉,并不是什么容易和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任务。虽然中国以及中国企业近年的发展极为迅速,但是在2010年全球“企业竞争力”与“企业质量”排行中,最前的一个中国企业(宝钢,全球钢铁行业排名第6)只在全球榜上排到了346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企业的声誉这么低呢?首先,“Made In China”总是给人一种廉价产品的感觉,廉价产品自然让人感觉得不到品质保障。第二,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的企业处于制造生产的位置,贴牌生产则很难有自主品牌。第三,相比西方国家企业,中国企业缺乏技术与经验,对西方技术依存程度非常高。所以,提高自身在世界产业链上的位置,达到产业升级就成了中国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直接提高在发达国家投资,购并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与知名品牌成为中国企业提高自身声誉的方式之一。中国直接在外国投资由1999年的9亿美元达到了2009年的565亿美元,尤其在金融危机发生的近几年,中国直接对外投资更是直线上升。今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对外投资国,紧紧跟在德国之后。中资企业在外投资主要有三种目的。第一,获取原材料的来源,比如,在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的投资。第二,获取高新技术与知名品牌,比如在美国、德国、法国、瑞典等国的投资。第三,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比如在欧盟、美国的投资。与之相对应,中资企业在外投资主要有两种手段。第一,开辟崭新的市场,比如说海尔集中精力进军美国市场,在美国建厂,产品同时进入欧美、日本等市场,这样海尔同时又在国内获得了良好的企业声誉,成为国内的产业领头羊。第二,中资企业常用的方式就是合并与兼并,比如联想并购IBM笔记本电脑,吉利汽车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业务。总的来说,金融危机之后中资企业有了更好的对外投资环境,中资企业仍将继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通过拥有高科技与知名品牌将来中资企业的声誉将会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一些中资企业将在未来取得世界领先地位。
    随后话题到了嘉宾与观众互动阶段,有观众提出了中国产品仿照其他国家产品的问题,比如说,经常出现中国仿照的LV箱包。但同时也就找出了答案,很多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战后德国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仿照英国的商品,贩卖到英国。日本在发展初期,产品也被扣上了“廉价商品”的帽子。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发展的速度实在很快,快的过程中也总会出现一些不令人满意或者走弯路的情况。最终,观众与嘉宾都达成共识,中国与中资企业都会越来越多的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进一步的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互访、对话,才是互利双方的,德国与中国应该真正的成为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最终,中德双方友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同享受了豫园茶楼丰盛的中式自助晚餐,相识与不相识的朋友们其乐融融,中德对话直至晚上十点才结束。
 
    下期预告:
汉堡大学孔子学院12月的中德对话将于12月3日晚19点在汉堡豫园茶楼报告厅围绕音乐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与德国的情况有何异同?汉堡国际知名作曲家陈晓勇先生与Karsten Gundermann先生将就这些问题与您展开讨论。陈晓勇先生许多结合中国和德国的传统音乐的世界名曲让他获奖无数。 Gundermann先生的音乐很好的将德国和中国音素结合到了一起,他1993年曾为中国歌剧版Hans Christian Andersen的童话《夜莺》谱曲。精彩对话不容错过。


【关闭窗口】
1
底部信息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