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让兴趣赶走沮丧:怎样让身在外国的孩子更好地学习汉语?
发布时间: 2010-05-21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193

 

  2010年5月13日晚在汉堡豫园茶楼由汉堡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中国世界之语言”活动中,对这一有趣的话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首先,主持人王蓓蓓介绍了两位嘉宾:汉堡汉华中文学校校长周开fen、汉堡致谦学堂开办人杨嵋博士。介绍很有意思,她俩的四个共同点:“不务正业”、”极度忘我”、“欲罢不能”、“见解独特”说明了一切。
    周开fen在发言中说,幼儿学汉语兴趣是关键,要适合孩子成长的身心,考虑到华侨的身份、背景不一样,提出了教学群体化的思路。她认为在方法上,让幼儿通过看图识字、卡片游戏的方式,大量的先认字,半年识五百字左右,每天坚持三十分钟,用卡片拼词组、句子。六岁以内掌握一千五百个字,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以后,会提高孩子学汉语的兴趣。另外,她说指读也是很好的方法,值得提倡。
    杨嵋博士在同意周校长的识字方法及幼儿阶段是突破识字关的最佳年龄以后,更是提出了用读经的方法集中识字,并认为在读经的过程中孩子们能潜移默化地认识很多人生的道理。
    她俩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先认字,后学写”,抓主要矛盾,先识字之后孩子就有兴趣学写字,她们的发言引起现场的家长们一番热烈的讨论,每位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提出了许多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体会,两位嘉宾也不厌其烦地、细致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两个多小时的讨论欲罢不能。
    汉堡大学孔子学院德中双方院长康易清和耿保生主持并参与了对话。


【关闭窗口】
1
底部信息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