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我是“小中国通”
发布时间: 2012-11-06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650

 

                                                                               李定润   

 

    “我爱中国!”这是2012年由汉语桥举办的第11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的冠军——韩国的孙志?J——流着眼泪说出来的一句话。得知自己获得冠军之后,她大吃一惊,脑子一片空白。她绝没想到自己会获得冠军,所以没有准备获奖感言。这说明她大声喊出来的“我爱中国”是她的肺腑之言,她是真心地爱着中国。我也跟她一样,是一个对中国有着与众不同感觉的韩国女孩。

    像普通的中国老百姓一样,我骑自行车上下学、上下班。我特别喜欢一边吃麻辣香锅,一边喝酸梅汁。在KTV我最爱唱的中国歌曲是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和龚琳娜的《忐忑》。印象最深刻的中国电影是《活着》和《大红灯笼高高挂》,我最喜欢的演员是巩俐。我每天用微信、人人网和QQ跟朋友们聊天。我的朋友都说:“你不是韩国人,好像是一个中国人一样。”

    所以,现在我敢说自己是个“小中国通”。我“小中国通”的旅程开始于刚上高中的那个美丽的春天。2007年,高中一年级时,我开始学汉语。其实,开始学习汉语不是我自愿的,而是因为汉语包括在我们学校的教育课程中。和别的同学相比,我学起来更加容易,因为我喜欢汉字,而我的朋友们都讨厌汉字。我喜欢汉字是受到了我爸爸的影响。我爸爸对书法很感兴趣,家里墙上挂满了爸爸的作品。有一天我问他:“爸爸,这些字从哪里来的呀?”他说:“这种文字是汉字,来自中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我们韩语80%以上的词语都来源于汉字。我帮你学汉字吧。”所以从小汉字对我来说就很熟悉,而且很有意思。因为那样的原因,虽然我是英文系的学生,但和中文系的学生相比,我更喜欢上汉语课,所以我考上了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中文系。

    说实话,我学汉语的过程不太顺利,遭到了好多挫折。刚开始学汉语时,我甚至以为自己跟中国无缘,因为当时好多机会和我擦肩而过。例如,原来我的高中每年都跟北京的一所高中互相交流。可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失去了第一次去中国、跟中国朋友交流的机会,这让我大失所望。但是我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学好汉语的决心,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提高汉语水平,靠自己的能力去中国!”之后,我参加了很多汉语比赛。有的我获奖了,有的没有取得好成绩。从我的角度来看,很多比赛使我最难受的是,学汉语不到1年的我得跟在中国生活了好几年的朋友一起竞争。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当时觉得真冤枉,很想放弃。但是我终究没有放弃,因为我想通了,获奖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准备比赛的过程当中,我汉语水平提高了,同时我也长大了。之后,由于准备高考的原因,有一年我没时间学汉语。

    上大学以后,我不但刻苦学习汉语,而且积极努力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我参加了我们学校中文系的“中韩交流协会”,跟来韩国留学的中国朋友相互交流、讨论,准备ppt演讲。这些社团活动对我来说是认识中国朋友并跟他们建立友谊的宝贵机会。我还参加了首尔大学生中韩交流聚会,在这个聚会上,我遇见了我现在的男朋友。他是沈阳人。在我们交往的一年中,他给我介绍了很多中国文化,特别是他给我介绍了许多中文流行歌曲。现在我比他更喜欢汉语流行歌曲。但是,我还听不懂他的东北口音。我作为一名“韩语帮友”,跟来韩国留学的台湾朋友一起学韩语,相互交流。她现在在首尔做网购生意,我跟她用微信交流,常常帮她做中韩翻译。去年我还用暑假的时间跟中国老师准备京剧,在学校中文系举办的“中韩文化之夜”和“中文系 30周年”的舞台上表演。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我的表演,甚至于我们学校校报记者都来采访我,我的故事被刊登在校报上。这些活动都是难得的机会,但还不能令我切实地感受真正的中国和中国文化。

    我想实现我第一次遭到挫折时确定的目标,用自己的力量抓住去中国的机会,我想切实地感受中国文化。终于,我通过了考试,得了第一名,作为一名交换学生去了北京大学。可是,北大生活与想象不同。北大中文系本科课程分成中国学生的课和留学生的课。交换学生可以选中国学生的课,但是这些课我90%听不懂,不得不选留学生的课。一开始,我认真预习、复习,并且参加了北大高尔夫协会,跟北大本科生、研究生一起交流。但我的学习越来越差,浪费了很多时间。留学生课堂上80%的学生是韩国人,说汉语的机会不太多。我跟我的韩国朋友不认真学习,天天在学生食堂吃麻辣香锅、出去玩。回家后一边看电视剧,一边吃,人也变胖了,学习也没有什么进步。在北京的生活使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感受了真正的北京文化,但我的学习计划完全失败了。这促使我重新树立了一个目标:去上海,第一要认真上课和多说汉语,第二要挑战工作生活。

    为了实现目标我下了很多功夫。来复旦以后我交了各国的朋友,跟他们一起认真上课,用汉语沟通。我每天找招聘信息,终于找到了工作,在上海开始打我人生的第一份工。我在大学路的全烤鱼店当服务员。虽然工资不高(一个小时10元),但我可以学课本以外的生活汉语,可以练习听中国南方的各种方言——店长说上海话,同事大部分是江苏的,但是他们说的话都不一样。我知道中国方言有很多,但同样的省来的两个人不能沟通,这种情况对我来说很新鲜、很有意思。除了语言以外,在工作当中我感受了很多。店里有十多个工作人员,大部分17、18岁,或者跟我同岁。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时,大吃了一惊。因为我周边的朋友都在上大学,没有那样认真工作的,我觉得这些同事很有责任感,很成熟。同事们都叫我“小韩国”,尤其是有一个同事叫珍珍,她对我特别好,我犯了错误的时候总是帮我的忙,偷偷地给我吃的东西。我想我永远忘不了这段时光。

    通过深入中国民众的生活,跟中国人亲密地沟通,我也抛弃了以往对中国人的偏见。一是去餐厅吃饭或者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很多服务员的态度非常不亲切,原先我以为他们不喜欢我。但我自己打工以后,了解了他们的心理。他们不是不喜欢我,而是干活很累,没力气假装热情。现在很多外国人来中国,我感觉接触了外国文化,这部分中国人的态度变化越来越大。二是,以前我以为中国人是乱七八糟的、文明素质很差的民族,因为在韩国收看到的关于中国的新闻都是打仗等不好的事情。但最近钓鱼岛的事证明,当遇到国家大事时,中国人会团结起来,而不是一盘散沙。此外,中国人很会保留文化,男女老少都很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他们都通过电视剧或者电影,了解了《三国演义》或者《西游记》等古代文学。跟韩国人比起来,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更感兴趣。我觉得这种保留文化的习惯,可以诞生诺贝尔文学奖。

    不过,通过我在北京和上海的生活,我觉得中国人要改变的还有很多。其一是中国人非常爱面子,常常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不少中国人为了给自己留面子,请客时点很多菜,吃不了也不打包,浪费食物。有时会因为面子而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一天,在餐厅吃饭,我觉得服务员算错了,请她再算一遍,但她突然生气了,不仅没说对不起,还把钱扔在桌子上。其二是中国的贫富差距很大,但政府部门对贫民的管理不足,导致贫民犯罪率很高。在北京时,我差点儿被抱着宝宝的女人偷走钱包和手机。这种事情不但我自己经历过,我的很多朋友都经历过。去中国旅行时,导游都会关照,“必须当心你的包”。

    虽然中国还不完美,但我知道中国正在努力改变。我第一次来中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人们无视红绿灯,直穿8车道,我大吃一惊。但是,现在在大部分大的十字路口都有交通协管员,人们越来越遵守交通法规。我相信中国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经济、文化、历史第一的国家。我来中国以后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开阔了眼界,我更加热爱汉语和中国。中国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国家,我会继续研究中国,从“小中国通”成长为“至尊中国通”。
 
推荐:许国萍老师
 
 
 


【关闭窗口】
1
底部信息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