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在北欧可学地地道道汉语
发布时间: 2005-03-07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249

 

(原载2005年3月6日《新民晚报》,记者董纯蕾)

 
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就在这幢小洋楼里,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许多中国元素

 

 

 

李茂副教授在给外国学生讲课
 
    半个月前,由复旦大学老师执教的北欧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开课。孔子学院理事长朱永生教授前天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半个月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大学银装素裹的校园里传出琅琅的普通话声。
    在这所瑞典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里,每年都有400多人报读中文系,但因师资等原因只能招生40人。北欧孔子学院在这里开课,使汉语教学的供不应求有所缓和。
    3月4日,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办公室,刚从斯德哥尔摩归来的朱永生教授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这两天,他的电子邮箱里源源不断地收到来自孔子学院的各类消息,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欧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理事长。和他一同前往瑞典的李茂副教授,作为孔子学院副院长留在了那里,开始为期两年的常驻生涯。随后,将有更多的复旦教师和专家学者登上北欧孔子学院的讲台。
    汉学研究者济济一堂
    北欧孔子学院是欧洲首家孔子学院,也是全球第一家投入正式运行的孔子学院。
    朱永生向记者介绍说:“别看瑞典不是很大,但论在欧洲汉学界的地位,它是数一数二的。孔子学院开学当天,200余位汉学研究者济济一堂,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在瑞典,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人马悦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汉学家。他翻译过的中国作品有《诗经》《楚辞》《水浒传》《西游记》和大量从古至今的中国诗词,沈从文和李锐的作品也是由他介绍给瑞典人的。
    最近,学院正忙着启动SHK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既要接受报名,又要开设考前讲座。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分布在全校各院系的汉语课程已经开始,接着要准备针对社会需求开设各类短期培训班。再往后,等到汉语教学开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还将适时推出文化、历史、哲学、经济等课程,孔子学院将培养出自己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在孔子学院张口就说汉语
    “你好,李茂。”拨通斯德哥尔摩的越洋长途,李茂接起电话张口就说汉语。这让记者吃惊不小:“身在国外,一般都用英语作开场白吧?”不——在北欧孔子学院,说汉语的气氛比其他哪种语言都好!
    从外表打量,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所在的是一幢红墙白窗的小洋楼,从建筑到家具都是典型的欧式风格。但深入其中,你就会发现许多中国元素。墙上的字画来自中国,就连挂历上最常见的画面,不是中国传统年画就是中国的名胜古迹。
    在如此浓郁的中国氛围中,李茂特地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份地道的“中国礼”——下星期就要给三年级学生上汉语课了,他在备课笔记中添了“手写行书”这一项。“瑞典老师上课时通常放映事先制作好的幻灯片,而我打算现场写板书,培养学生们看手写体的能力,也教他们如何连写部首。”对此,学生们很是欢迎:“要学汉语,就要学地道的汉语!”
    孔子学院是座文化桥梁
    为什么要以孔子来给学院命名?朱永生解释说,别把孔子学院误解成研究孔学的学术机构,它的宗旨是对外汉语教学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孔子学院不仅仅是一所语言教学机构,而且是一座文化驿站和桥梁。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遍地开花”,也不仅仅是“汉语热”可以解释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常鼓励法国青年人学习汉语,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向国民呼吁不能将汉语优势拱手让给他人。他们都深知,经济发展会引导学科取向,汉语将成为获得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之一。
    据说在韩国,HSK和TOEFL的考试成绩单,对招聘单位具有同等的价值。瑞典目前约有500多人在大学学习中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瑞典企业开始和中国合作。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修汉语,与其说是对汉语本身充满兴趣,不如说是对学会汉语后可能获得的种种机遇极为关注。孔子学院就是要让更多外国朋友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


【关闭窗口】
1
底部信息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