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关于建立健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机制的工作要求,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于2018年11月20日下午,在光华楼东主楼811会议室,组织开展面向全体教职工的主题学习活动。
本次学习活动,邀请到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卢宝荣主讲“科学、艺术与创新思维”的专题讲座,这门课程入选了学校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学习课程库。
在欣赏音乐、绘画和摄影作品的轻松氛围中,卢教授用别开生面的形式,带领大家认识科学和美育的相辅相成,以及借助美育引导学生充分领悟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的共性与差异,激发科学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讲座中,卢教授以中外历史上在艺术和科学两方面均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们,如:达芬奇、爱因斯坦、钱学森、李四光等为例,说明很多科学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借助艺术思维获得灵感,并最终得到验证和解决。
讲座结束后,卢教授与大家进行了现场互动,就“科学之美及美商培育”“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卢教授儒雅幽默的个人魅力和妙趣横生的讲座内容,赢得在场教职工们的一致好评。
卢宝荣教授简介: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导,中共党员。现为生命科学院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主任,生命学院生物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生物安全研究学会(ISBR)主席和执委会委员。现任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常务学会理事,上海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多年从事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的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植物的适应性进化、基因多样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特别是转基因漂移及其生态和进化影响。独著英文专著1部,参加编写英文专著10余部,中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170余篇被SCI期刊收录,论文被引用7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十多项,包括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国家发明二等奖、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奖、200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