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 共同走过》留学复旦·师生文集发布暨校庆108周年活动举行

发稿时间:2013-06-21 来源: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作者:俞丽佳 浏览次数:607

 

 

 

 

 

    育人培才,学域硕果纷呈;四海内外,交流合作不辍。108周年,筚路蓝缕,沧桑砥砺;108周年,桃李芬芳,教泽绵长。

2013525,“校庆108周年留学生返校暨《岁月留痕 共同走过》留学复旦·师生文集发布——师生座谈会”在光华楼东主楼举行。

上午10时许,活动正式开始。“巍巍复旦,百年学府,26岁的学院年轻而稚嫩”,她曾被海内外媒体誉为“小小联合国”。沈肖肖老师引用了《岁月留痕 共同走过》文集的卷首语,并以 “传承、凝聚、发展”解读,启动了喜庆恳谈。

 

院长致词:“欢迎回家!”

院长吴中伟教授代表学院致词,“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全体师生对远道而来的校友们说一声:“欢迎你们回家!”

吴院长向关心、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广大校友们致以真挚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并对长期以来为学院发展默默奉献的退休教师和现任教职工表达了感激之情。随后,吴院长介绍了学院目前办公地点、学生人数、上课地点、毕业生人数方面的情况,并从教学任务、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学院国际化等方面向校友汇报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展望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把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建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学院,培养更多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出色的对外汉语老师。”吴院长表示,学院的发展与校友的关心分不开,希望校友今后多给学院出谋划策,和学院沟通、合作。“学院时刻关心着你们的发展,也为你们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不论你在中国还是外国,学院永远是你们的家!”吴院长深情而温馨的话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教师代表:“走上对外汉语讲台无怨无悔”

国交院及其前身留学生部的发展离不开默默耕耘在第一线的老教师们,三位老教师:陈阿宝教授、贺国伟副教授、刘根良副教授分别深情发言。

陈阿宝老师说:“我们一毕业就走上对外汉语教师岗位,在这里收获了太多,我们无怨无悔。”她说,现在老教师聚会总一起回忆曾经和学生的点滴,觉得很幸福。

贺国伟老师表示,国交院是大家的家,在这个家里我们做着梦。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中外文化和友谊的使者。

分别多年后,刘根良老师依然能记得裴慈基(曾任普京翻译)和平井常雄(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校友会副主席)在课堂上的情景。他笑说:“裴慈基,山东快板你还会吗?”在一片欢笑声中,所有人向老教师鼓掌致敬。

 

    校友代表:我对复旦有特殊的感情,因为在这里我得到了太多太多

    感恩彼此,共叙情谊,成为当天庆典发言不约而同的主题。

在三位老教师代表发言之后,曾任普金翻译、胡锦涛主席接见过的俄罗斯校友裴慈基和曾被上海市政府授予“白玉兰纪念奖”的丹麦校友李曦萌作为校友代表先后发言。

裴慈基校友专程从北京前来参加校友会,一大早就到了会议室。他首先向母校致以衷心的祝贺,也向在座的老师、同学、校友们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裴慈基说:“我要感谢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老师们,因为你们的认真教学,我的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而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跟我的工作有太大关系。”他回忆读书期间,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朗诵比赛、参加电视台节目、教学旅行等等,这些活动都让他得到了锻炼,也提高了能力。

裴慈基表示,自己对母校情有独钟:“工作以后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是在复旦国交院读书期间,我没有失去什么,却得到了太多太多。”

“在学校读书期间,老师跟我们讲过中国的寻根文学,我觉得不光是中国人要寻根,在华的外国人也需要寻找中国根,因为能来中国多多少少是跟这个国家有缘分。”他说,今后要去找回失去的一些东西,也要更多关注中国文化,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和有内涵。

最后,裴慈基表示以后会更多关心母校、母院的发展,也祝母校、母院和校友们越来越好。

    李曦萌校友随后发言,他说自己久闻裴慈基的名字,今天终于见到了,非常高兴。他19岁从丹麦来上海求学,几天前陪浦东新区区长办事,讲起了自己与复旦的缘分和故事。

李曦萌说复旦给了他三样宝贵的东西:工具、理解和感情。

“工具就是语言,现在我每天用汉语跟我的客户、供应商、员工对话,正是在国交院我学到了跟我工作密切相关的汉语,没有这个工具我做不到现在这样。”

“第二样宝贵的东西就是理解,如果只懂汉语但是不知道中国文化,就没办法真正了解中国人的想法。从复旦,我得到了理解中国人的文化。”

  在国交院他说自己感情最深刻的是各位老师,他很感谢他们在课堂上以及课下对他的帮助,“国交院就是我们的家,老师就像我们的家长一样,在这里我得到了太多的感情。”

作为复旦大学留学生校友会会长,他表示,已毕业的几万留学生校友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今后要加大对校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方便校友们沟通、联络。

 

陆昉副校长:“希望国交院有更积极的行动”

今天,525是上海论坛召开之日,也是留学生新生的面试之日,分管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陆昉副校长在百忙之中从留学生面试现场赶过来出席此次活动。

陆昉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各位远道而来的校友表示了欢迎,也向在座的老教师表示了慰问。他说,复旦是百年老校,培养出的许多优秀学生都在各地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陆昉副校长表示,国际合作加强,中外交流增多,一批批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在上海,复旦大学是很多留学生心目中的留学理想之地,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主要承担了复旦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教学工作。

“希望今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人才培养有更加积极的行动,也希望国交院把留学生汉语教学纳入全校教育大体系,为留学生克服汉语障碍提供更多帮助。”陆副校长说。

谈到留学生校友,陆昉副校长说:“留学生校友在国际上发挥积极作用,是复旦的宝贵财富”。他希望留学生校友今后可与上海校友群多多合作。

 

校友自由发言,“老师们像爸爸妈妈一样,我真是太幸福啦!”

在随后的自由发言中,新时期留学生代表,10年毕业于国交院,现为新闻学院研究生的俄罗斯校友尤莉娅发言感谢国交院老师曾经以及现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教导,“在中国最好的大学,跟最好的老师学习中文,老师们就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我真得是太幸福了!”

 

参加此次聚会的留学生校友还有上海韩国商会副会长吴明、上海日建大众冶金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平井常雄等。

在一片欢声笑语里,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校友们唤起了心底共同的青春记忆——“留学复旦  记忆永驻”——青春的记忆与熟悉的面孔在此刻交错,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却短暂。

    下午14点,喜庆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