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下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青年教师徐晓羽老师站在光华楼东主楼1001室(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会议室)圆桌前,面对来自全院以及来自外系的教师、研究生侃侃而谈,在她富有逻辑的推导演绎下,“一度”这个平平常常的词,像个孩子一样开始长大起来:它是如何成为一个词,如何从跟天文单位有关,一步步演变成动量词,然后是时间副词,这个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背后的动因是什么,有什么普遍意义。主题发言一结束,陶炼副教授、刘鑫民教授、陈潮教授、张豫峰教授、吴中伟教授、王一平副教授……近二十位老师先后发表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内容涉及语料分析、语言理论、语言融合等方方面面。持续两个小时的讨论结束后,徐晓羽老师深感这次讨论收获很大,得到的意见极富建设性,并打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论文。不仅徐晓羽老师本人,各位与会老师、研究生也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捕捉到了学术的火花,沉浸在学术讨论的热烈气氛中,享受着学术思考带来的快感,激发了进一步研究的动力。
这个活动就是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特色学术活动——国交院学术沙龙。作为一个教学科研并行的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一直比较重视二者的齐头并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中国与国际社会交往的加深、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重大方略的提出与实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对汉语教学研究、汉语本体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学院领导意识到为了避免科研方面成为发展的短板,必须加强学院教师的学术研究意识。而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则被认为是众多举措中最有“四两拨千斤”效果的措施,持续开展将对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学院领导的重视,学术沙龙活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影响也逐渐扩大。
(图为徐晓羽老师在学术沙龙作主题发言)
屈指算来,从2009年5月26日第一次开始,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五个年头了。五年来,国交院学术沙龙风雨无阻,逐渐成为国交院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尤其是自2013年以来,学校科研处提出要以多种形式提高学术成果质量之后,沙龙在凝聚学院学术氛围、提升学术成果质量、开展院系间、校际间的学术合作交流等方面更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图为国交院学术沙龙正在进行中。右排中间为文科科研处姚凯副处长莅临指导)
一、形式革新,章法渐成:
沙龙开展之初,主要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无固定发言人的形式进行的,沙龙开始之前,主持人会将本次沙龙的主题告知大家,举办沙龙时进行讨论。2009年第一次沙龙讨论的主题是精读课的教学问题,以《拾级汉语精读》课本第五级第一课《谈睡眠》为例文,集中探讨了词语讲练、课文串讲、练习处理等教学环节的方法和技巧,讨论范围还包括教材编写方面的问题。沙龙讨论非常热烈,但是也存在话题较杂,没有主题发言人,不利于讨论的深入等问题。因此逐步将沙龙的形式改成由主题发言人进行主要发言,然后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的形式,使沙龙不仅有教学经验的分享,而且促进了学术能力的提升。另外,自2013年起还增加了《沙龙简报》的内容,通过总结当次沙龙的主题讨论情况,形成文字,一方面使沙龙参加人可以借以回顾,另一方面可以使没能来参加的老师了解情况,提高参与感,看了《沙龙简报》后如感兴趣,会主动与我们联系,讨论相关问题,无形中也提升了学院的学术气氛。
二、内容丰富、不断深化
从内容上来看,学院沙龙不仅有直接和教学有关,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题讨论,而且有教学研究、语言研究、文化研究等研究性主题讨论,内容丰富。前者主要有:精读课型教学、近义词辨析问题、示范课录像观摩与讨论、精读课课堂教学设计、初级阶段留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教材编写问题、对外汉语教材词语例解分析等。后者主要有:虚词“着”的用法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视域下的文化教学研究、动词义项的组合能力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话语标记习得研究、“一度”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等。沙龙主题涉及到学科的方方面面,讨论也都很深入。
2013年以来,更是强化研究性主题内容的讨论,相继进行了若干专题沙龙,大大增加了学术沙龙的深度。如徐婷婷老师与王蕾老师都对词义有所研究,因此沙龙专门安排了两位老师在同期沙龙发言。徐婷婷老师的发言题目是“动词义项的组合能力分析”,她的研究主要在动词义项的自由义与非自由义的连续统之中划分出一定的阶层,以此建立一个动词词义组合能力分级模型。这样处理的价值在于,学生在学习词义时,只需运用记忆机制处理不规则的部分。王蕾老师则为大家做了《对外汉语教材词语例解分析》的主题发言,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结合教材的实例对词语例解部分的编写进行探讨,并对新的词语例解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词语的对比性展示,从而启发学生的归纳和思考。
(图为徐婷婷老师在国交院学术沙龙作主题发言)
三、有限的场地、开放的空间
五年来,我院沙龙从仅局限于一定内容的兴趣小组到邀请校外专家参与,再到学科间的交叉,不仅内部交流,还加强内外交流,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姿态。沙龙建立伊始就旨在改变教师们科研工作单兵作战的现状,通过五年的沙龙活动,尤其是2013年以来,沙龙进行了制度创新,逐渐形成了一些基于共同主题、基于共同研究兴趣的研究团队。不仅如此,我院沙龙不满足于此,通过邀请校外知名学者在沙龙作主题发言,进行学术讨论,了解学界动态,加强学界交流。比如,2013年11月26日沙龙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曹秀玲教授为我院学术沙龙作了专题发言,题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话语标记习得研究”。曹教授的研究独辟蹊径,观察和描写了汉语学习者学习话语标记的习得过程,指出留学生在习得表示话题转换、情感态度等的汉语话语标记时存在一定困难。讨论中我院师生与曹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很多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图为曹秀玲教授在国交院学术沙龙作主题发言)
学术沙龙还拟于近期邀请我校心理学系、中文系、外语系的学者在沙龙做主题发言,这将会加强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相信对我院的教学科研工作会有更进一步的重要推动。
除此之外,从沙龙参与人员来看,最初主要是国交院教师,随着沙龙的顺利开展,热烈的学术气氛渐渐吸引了国交院研究生的参与,吸引了其他院系如中文系的研究生、教师的参与,目前甚至在上海高校相关研究圈子中已经小有名气。
通过学院领导的努力以及全院教师的积极响应,学术沙龙的举办已经使得国交院教学科研方面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首先是形成了重视教学科研的风气。沙龙的常态化对于全院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教学科研的重要性。沙龙的举办对于主题发言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督促,同时其他教师作为沙龙参与者也会积极了解相关研究情况,积极思考,批评指正,献计献策,同时,沙龙也带来了一个示范效应,提高了学院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图为耿直老师在国交院学术沙龙作主题发言)
(图为国交院教师在参加学术沙龙活动)
其次,教师科研成果的优质化。与会教师就主题发言人所作的报告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发言人进行讨论,这个形式完全突破了以往教师单兵作战的状态,沙龙好像一个团队在工作,主题发言人会后吸取意见,所形成的成果质量更高,更有说服力。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智囊团式的后盾,我院教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不断增加,近五年里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项,科研论文及著作不断获奖。
再次,通过学术沙龙的举办,吸引了校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提升了国交院教师在学术领域的影响,也提升了国交院在研究界的知名度。
展望未来,沙龙不仅会继续前行,而且会更加大有可为。在这方面,学院主管科研的张豫峰副院长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规划,将沙龙整合成院内院际交流、校内校外交流、学科内学科间交流的优质科研成果孵化平台。